尽管已过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节气,上海不仅没啥寒意,还有点暑意浓,打破了多项历史同期纪录。气象资料显示,今年夏季从5月至今已达152天,跻身历史第四高位。而根据目前预报来看,今夏进入历史前三位已毫无悬念。“寒露已至,注意防暑”,就在这个“漫长的夏天”里,沪上各大医院的冬令进补“保留节目”——膏方门诊如约而至。
记者连日来走访多家中医医院发现,膏方门诊预约火爆,有的在国庆假日期间开放预约,有的就在节后工作日正式开启门诊,不少市民顶着30℃的高温排队等候,希望在今冬通过传统中医药方式调理身体。这种特殊气象条件下的“冬令进补”热潮,也引发了专家对因人而异、科学进补的特别提醒。
冒高温预约冬令膏方门诊,年轻人问计千年古方
“没想到10月份还要开空调,更没想到这么热的天还有这么多人排队预约冬令膏方门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在国庆期间开放膏方门诊预约,正在排队的许女士告诉记者,她已经是第三年来开膏方了,“今年夏天感觉特别长,人总是感觉不舒服,看看冬天怎么调理下。”
龙华医院膏方门诊从10月4日起开始预约,将从10月13日开诊,持续至2026年2月8日。从当前情况看,该院膏方门诊预约量已突破3000人,同比增长近30%,部分热门专家号被“秒空”。从预约膏方人群看,除了老年人希望通过膏方补虚扶弱、益精填髓,儿童、中青年人群逐渐成为膏方补养的重要人群。冬令膏方门诊人群日益年轻化,甚至还有外籍人士前来预约膏方。
记者从院方获悉,龙华医院有上海市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等两百余名专家开设膏方门诊,今年将继续在医院服务号中增设“诊后咨询服务”,同时,针对连续服用膏方三年以上的患者提供更具体的健康评估服务。
同样火爆的场景出现在沪上其他几家老牌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膏方门诊将于10月12日开诊,自9月26日开放预约后,预约量已近5000人次,较去年同期有小幅增长。从预约量看,今年岳阳膏方门诊预约依然火热的背后,年轻人的占比不断提高。年轻“白领”在办公室久坐,生活节奏快,经常熬夜、失眠、掉头发,诊脉问“发”,不少年轻人正是抱着这个希望涌入膏方门诊问计千年古方。
“超长夏季”与“秋暝”缩短,冬令养生重在“调整”
冬令进补是中华民族防病祛病、养生延年的医学文化,其中,膏方尤其受江南地区居民的欢迎。只是,今年顶着30℃的高温迎来冬令进补季,实属稀罕。今天清晨,一些松江居民赶来广富林参加岳阳医院中医养生节服务松江百姓专场活动,见证“岳阳养生炉”开炉点火,也意味着冬令养生进补的序曲慢慢拉开。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膏方门诊已于10月9日开诊,为上海传统三甲中医医院里较早正式开诊的,当前预约量也已接近5000人次。
在如此“超长夏季”迎来膏方门诊开诊,养生节奏会有点乱吗?
曙光医院传统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窦丹波告诉记者,膏方之所以成为冬令进补的“C位”,一大原因是传统上认为秋冬消化吸收功能更好,一到秋天就说“贴秋膘”,也是这个道理。不过,如今夏天也有夏季膏方,夏季膏方讲究“清补”,冬令膏方讲“温补”,放在当下这个特殊的天气变化里也是同理,冬令进补不仅要因人而异,更要因时而异,一人一策。
“当下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不少人面临着‘营养过剩’的问题,表现为高血脂、高尿酸,还需要补吗?”窦丹波解释,时代不同,膏方面临的人群确实也不同了,膏方养生讲“调补”,现在人更多地需要“调整”,而非一味“进补”。比如有些人血脂高,不一定是吃出来的,人也不胖,甚至还属于瘦的,中医调治策略上也要因人而异。
“膏方是一种以补益为主,兼具治疗和调理作用的中药剂型。”岳阳医院老年病科陈咸川主任医师也谈到,膏方适宜人群其实还比较普遍,有慢性病患者、易疲劳人群、老年人,部分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儿等。不过,陈咸川也提醒,膏方并非人人适用,也不必追求“天价膏方”,对某些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或脾胃功能障碍者,应先治疗基础疾病,由中医师诊治决定能否服用膏方。
对不少人反应的在十月中旬依旧感受“烈日炎炎”很难挨,医学专家分析,这也属正常,有些人可能在经历中暑。异常漫长的夏季意味着人体出汗更多,睡眠质量打折扣,气阴两虚的情况可能比往年更普遍。此外,超长夏天意味着传统的“一叶知秋”过渡期大大缩短,“秋暝”缩短,身体来不及从夏天的耗散自然过渡到秋天的收敛,就必须准备“冬藏”。冬令养生主动前置,以帮助身体平稳“换挡”。
配资炒股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